文学院赵天英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西夏契约研究》顺利结项,获评“良好”等级。该项目前期产出4篇论文(含2篇C刊),最终成果达60万字。
结项评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,评审意见认为项目成果资料扎实、结构合理、新见迭出、论证充分,符合学术规范;虽资料收集、翻译及研究难度大,但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。专家指出,该项目选题极具价值,系统研究西夏契约并揭示其内在规律与总体特征,为西夏学术发展提供助力,尤其第六章关于西夏契约构建的探讨颇具创新性,还为后续西夏经济、社会、民族关系等研究奠定文献基础。
该项目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突出:西夏契约多为西夏文草书写就,释读困难,赵天英老师首次全面转录、翻译并研究178件保存完好的西夏契约,同时总结各类契约基本样文格式,涵盖立契时间、标的物、参与人、利率、违约惩罚等内容。研究中,她将契约操作与法律制度结合,深化对西夏法律条款的认知;结合西夏经济社会背景考察,揭示粮食借贷高利率反映的农民受高利贷盘剥等问题,并考释一批冷僻的西夏契约术语。
该成果不仅为西夏学界提供关键史料,还可为中国中古经济、法律研究提供参考,对中国经济史、民族关系史及宋辽金西夏社会史研究亦具重要应用价值。
撰稿:赵瑄
通讯员:唐含章
审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