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文学院教师朱永明博士编著的学术著作《笛声里的唐诗》由敦煌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
该书以初唐、盛唐、中唐、晚唐四个历史时期为脉络,在全面检索唐代“咏笛”类诗歌的基础上,精选133首包含“笛”意象的代表性诗作。书中不仅对每首诗作进行细致注释,还运用美学理论与音乐学原理展开深度赏析。
在鉴赏部分,作者对“笛”意象的解读颇具深度:既细致剖析其承载的乐事活动与典故意蕴,又重点阐释《关山月》《梅花落》《折杨柳》等唐代竹笛名曲的艺术价值。其中,对竹笛曲情感的挖掘尤为深入,如《关山月》的思乡情愫、《折杨柳》的离别留恋、《梅花落》的爱情感伤,助力读者清晰感知唐代诗人“以声传情、以乐赋诗”的文学魅力与才华。
唐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唐代诗人以笔为媒,在诗行间勾勒历史脉络、描摹社会风貌、传递人文精神,既为现代人打开了回望古代文化的窗口,助力民族认同感的深化,更构筑起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价值体系。作为研究唐代“咏乐”类诗歌的新作,该书兼具音乐文化价值与学术参考价值,为解读“咏乐”类诗歌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撰稿:何艳霞
通讯员:唐含章
审核:叶淑媛